3.1.4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3)冲击钻孔:冲击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特别适合于在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硬土层、岩层中使用。 冲击钻成孔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泥浆护壁,护壁泥浆含砂量一定要小。泥浆的浓度可以根据试验测定或经验判断,泥浆太浓钻孔速度慢,泥浆太轻,护壁容易坍塌。开始钻进宜慢不宜快,因为护筒刃脚周围岩层的密实有个过程,需反复冲击挤压,因为这个位置最容易穿孔。施工中注意垂直度校正,2~3m后立即校正,钻孔太深且偏差太大只有回填重来。&nb
3.1.4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3)冲击钻孔:冲击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特别适合于在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硬土层、岩层中使用。 冲击钻成孔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泥浆护壁,护壁泥浆含砂量一定要小。泥浆的浓度可以根据试验测定或经验判断,泥浆太浓钻孔速度慢,泥浆太轻,护壁容易坍塌。开始钻进宜慢不宜快,因为护筒刃脚周围岩层的密实有个过程,需反复冲击挤压,因为这个位置最容易穿孔。施工中注意垂直度校正,2~3m后立即校正,钻孔太深且偏差太大只有回填重来。&nb
3.1.4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2)3.钻孔灌注桩施工(程序、技术要点、机械)钻孔前应先布置施工平台。桩位位于浅水区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桩位位于深水区时,宜搭设钢制平台,当水位变动不大时,亦可采用浮式工作平台,但在水流湍急或潮位涨落较大的水域,不应采用浮式平台。其顶面高程应高于桩施工期间可能的最高水位1.0m以上,在受波浪影响的水域,尚应考虑波高的影响。 筑岛法 钢管桩施工平台 浮式平台:施工用浮式平台主要依靠锚绳进行定位,其平面位置依然随水流小幅度摆动。钻孔灌注桩
3.1.4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1)桥梁下部工程包括桥梁桩基础(沉入桩、挖孔桩、钻孔灌注桩)、基坑、浅基础、 承台、桥墩、桥台等。 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沉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其中沉桩又分为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法、射水沉桩法(辅助方法)、静力压桩法。 1.沉入桩施工沉入桩所用的基桩主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和钢管桩。 ***沉桩顺序宜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基础尺寸较大时,宜由中间向两端或四周进行;如桩埋置有深浅,宜先沉深的,后沉浅的;在斜坡地带,
3.1.3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五)后张法1)采用金属或塑料管道构成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孔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且其内横截面积应不小于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倍;对长度大于60m的管道,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面积比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的压浆作业。(2)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位置进行安装,并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使其能牢固地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且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管道与普通钢筋重叠时,应移动普通钢筋,不得改变管道的设计坐标位置。(3)所有管道均应在每个顶点设
3.1.3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4)3.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1)预应力材料及预应力管道(1)预应力钢筋和金属管道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以枕木并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气体、介质的影响。 (2)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3)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 (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
3.1.3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3)(1)预应力钢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尚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①钢丝:钢丝分批检验时每批质量应不大于60t,检验时应先从每批中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表面质量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丝逐盘检查。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其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附录的有关规定要求。 ② 钢绞线:钢绞线分批检验时每批质量
3.1.3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2)先张法 (1)后张法。用于现浇构件,先浇筑构件,然后在构件上直接施加预应力。 一般做法是先安置后张预应力筋成孔的套管、构造钢筋和零件,然后安装模板和浇筑混凝土。 预应力筋可先穿入套管也可以后穿。等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千斤顶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要求的应力并锚于梁的两端,预压应力通过两端锚具传给构件混凝土。为了保护预应力筋不受腐蚀和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预应力筋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必须用灌浆料灌实。灌浆料除起防腐作用外,也有利于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
3.1.3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1)1.钢筋工程施工1)一般规定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尚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筋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地存放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批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应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得到设计认可。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
3.1.2 常用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与施工(2)1.常用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1)一般规定(1)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2)在模板上设置的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制作。每个吊环应按两肢截面计算,在模板自重标准值作用下,吊环的拉应力应不大于65MPa。 答疑解惑:主要是为保证构件在吊装时的安全。因冷拉过的热轧光圆钢筋或未冷拉的带肋钢筋,其冷弯性能较差,用作吊环时易发生脆断,特别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更甚,故作此规定。
3.1.2常用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与施工(1)补充内容:支架施工是指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绑扎钢筋骨架,并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由于其施工方法相对简便,无体系转换,非常适用于整体式结构,因此在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支架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 支架施工过程:(1)地基、防排水(2)硬化(3)支架(扫地杆与地面小于等于550mm),最顶上为U型顶托,作用卸落模版和微调标高。(4)模版施工(5)钢筋工程(6)打混凝土(7)拆模柱式支架柱式支架 地基处理&nb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辽ICP备15011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