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路基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方法进行。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 测量等级为一级。
二、三、四级公路 测量等级为二级。
导线复测规定:
(1)同一建设项目内相邻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
(2)可能受施工影响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固或改移,并应保持其精度。
(3)导线桩点应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不超过6个月。
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 测量等级为四等。
二、三、四级公路 测量等级为五等。
水准点复测与加密规定
同一建设项目应采用同一高程系统,并应与相邻项目高程系统相衔接。
沿路线每500M宜有一个水准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加密,每隔200m有一个水准点。
水准点应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不超过6个月。
3)中线放样
测量方法包括传统法放样、坐标法放样与GPS-RTK技术放样等。
(1)传统法放样
切线支距法:在没有全站仪的情况下,利用经纬仪和钢尺,以曲线起(终)点为指教坐标原点,计算出待放点X、Y坐标,进行放样的一种方法。
偏角法:在灭有全站仪的情况下,利用经纬仪和钢尺,以曲线起(终)点为极坐标极点,计算出待放点偏角△和距离D,进行放样的一种方法。
(2)坐标法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布设的导线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逐桩坐标表进行放样的一种方法。
(3)GPS-RTK技术放样
在进行道路中线施工放样前,首先要计算出线路上历程桩的坐标,然后才能用GPS-RTK的放样功能戒烟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桩号:K0+000 K后的数字代表 公里+百米|十米|米。如K0+040:该桩距离起点40米。
4)路基放样
路基施工前,应设置标识桩,将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清楚。(哪些属于标识桩?)
高填深挖路段,每挖填一个边坡平台或者3-5m,应复测中线和横断面。放置挖错。
填:边坡高度>20m 属于高填方
挖:挖出的是土 边坡高度>20m 属于深挖路堑
挖出的是石 边坡高度>30m 属于深挖路堑
高填方、深挖路堑属于危大工程,需要专项方案。
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法(口诀:基建图标)
图解法:路基横断面图为供路基施工的主要图纸,可根据已戴好“帽子”的横断面放样路基边桩。此法一般用于较低等级的公路路基边桩放样。
计算法:现场没有横断面设计图,只有施工填挖高度时,可用计算法放样路基边桩。本法比土建法精度高,主要用于公路平坦地形或地面横坡较均匀一致地段的路基边桩放样。
渐近法:在分段丈量水平距离的同时,用仪器测出该段地面的高差,最后累计出边桩与中桩点的高程差,用“计算法”的公示验证其水平距离是否正确,如有不符,就逐渐移动边桩,到正确位置为止。该法精度高,适用于各级公路。
坐标法:根据路基边桩点与中线的距离计算、横断面方向的方位角,计算求出路基边桩的做标值(X,Y),即可在导线点上用全站仪直接放样出路基边桩的桩位。该法适用于高等级公路。
1.1.2原地基处理要求
地基表层碾压处理压实度控制标准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一般土质路堤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应小于85%。低路堤应对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80cm-120cm
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