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桥梁上部结构施工(1)
1.装配式梁、板预制安装
1)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桥施工
(1)一般要求
① 装配式桥的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存放和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规定的吊装强度;设计未规定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
③ 安装构件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的混凝土强度和预埋件(包括预留锚栓孔、锚栓、支座钢板等)的尺寸、高程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构件的预制台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预制台座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当用于预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时,宜对台座两端及适当范围内的地基进行特殊加固处理。
③ 预制台座的间距应能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2mm, 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2mm。
④当预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上拱度值较大,将会对桥面铺装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时,宜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
答疑解惑:在台座上设置反拱的条件是预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上拱度值较大。所谓"较大",即其上拱将会对后续桥面铺装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以消除其影响。
(4)各种构件混凝土的浇筑除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 202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形梁和I形梁时,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② U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③ 箱形梁宜一次浇筑完成,且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振实 后再浇筑腹板、顶板。
④ 中小跨径的空心板浇筑混凝土时,对芯模应有防止上浮和偏位的可靠措施。
(1)对高宽比较大的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和I形梁,应对称、均衡地施加预应力, 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梁体产生侧向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