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2.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
1.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要求
1)水泥
(1)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应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高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期宜采用早强型水泥。 (选择题)
(2)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
2)新教材变更较大部位
(1)面层水泥混凝土可单独或复配掺用符合规定的粉状低钙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等掺合料,不得掺用结块或潮湿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或Ⅲ级及Ⅲ级以下低钙粉煤灰。粉煤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
答疑解惑:高钙灰中游离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会大幅度降低混凝土面板的耐疲劳性能,因此不允许在面层中使用。而对于Ⅲ级及Ⅲ级以下低钙粉煤灰中烧失量增加,同时细度降低,性能也会变差。
(2)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
(3)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使用前应经过试配检验,确保路面和桥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标合格。
答疑解惑:由于桥面不具备长期的湿养生条件,粉煤灰基本不能水化,对强度无贡献,导致开裂较为严重,因此,规定桥面混凝土中不宜掺粉煤灰。
3)粗集料
用做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集料,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合成级配的要求。
4)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
5)外加剂
(1)引气剂应选用表面张力降低值大、水泥稀浆中起泡容量多而细密、泡沫稳定时间长、不溶残渣少的产品。有抗冰(盐)冻要求的地区,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路缘石、路肩及贫混凝土基层必须使用引气剂;无抗冰(盐)冻要求的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混凝土中应使用引气剂。
(2)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混凝土宜选用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复合型减水剂。高温施工宜使用引气缓凝(保塑、高效)减水剂;低温施工宜使用引气早强(高效)减水剂。选定减水剂品种前,必须与所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
答疑解惑:有抗冰冻、抗盐冻要求时应掺引气制,并达到规定含气量,是为了提高直接接触冰雪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与表面构件的抗冻柱与抗盐冻性。无抗冻要求时,路面宜掺入引气剂的规定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黏聚性和表面砂浆富裕度,首先确保平整度,提高弯拉强度,减少收缩和接缝变形率,并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2.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
大型摊铺设备停放在通车道路上时,周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正对行车方向应提前不少于200m引导车辆转向,夜间应以红灯示警。
3.铺筑试验路段***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水泥混凝上面层施工前,应制定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测计划,并应铺筑试验路段。其他等级公路施工前宜铺筑试验路段,试验路段长度不应短于100m,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宜在主线路面以外进行试铺。
(2)试验路段铺筑应达到下述目的: ***
① 确定拌合楼的拌和参数、实际生产能力和配料精度。
② 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技术参数和实测强度。
③ 检验铺筑机械、工艺参数及与拌和能力匹配情况。
④ 检验施工组织方式、质量控制水平和人员配备。
(3)试验路段铺筑后,应按规范规定的面层质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检查方法进行全面质量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应提交试验路段的检查结果总结报告,报告中应包括试铺路段所采用的工艺参数、检验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正式施工时拟采用的施工参数提出明确的指导书。
②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段应经过建设单位组织的对各项施工质量指标的复检和验收,合格后,经批准,方可投入正式铺筑施工。
③ 符合规范各项质量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参数应固化为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模式,并贯穿施工全过程。
④试验路段质量检验评定不合格,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应重新铺筑试验路段。